服务热线:010-53676556 欢迎访问太湖中国商圣文化论坛官方网站!
论坛要闻

商圣范蠡:两大财神的碰撞,竟搅动了春秋五国的风云突变。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 12:29:17

范蠡之智,鬼神莫测,子贡感叹道。

弟子问道:与先生相比,孰高孰低?

子贡大笑:我自叹不如!

子贡的思绪飘回了公元前 485年。

这一年齐国发生很大的动荡,鲍牧与齐悼公不和,弑杀齐悼公,齐简公继位,田常担任相国,这就是后来弑君窃位,落下千古骂名窃国者侯的田成子。

田常手握大权,但是忌惮国内的高、国、鲍、晏等家族势力,想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并消耗这些家族的实力,于是准备攻打鲁国。

当时齐国强盛,鲁国弱小,消息传来,孔子忧心忡忡。

子贡见老师愁眉不展,自告奋勇,要出使齐国说服田常罢兵,孔子深知子贡辩才出众,欣然同意。

1、出使齐国

子贡到齐国,见田常,开门见山:相国让大臣们伐鲁,实在是下下之策。

田常久闻子贡大名,客气请教:还请先生明示!

子贡叹道:相国派大臣伐鲁,是想通过战争来削弱高、国、鲍、晏等家族的力量。可是相国想过没有,齐国强盛,鲁国弱小,伐鲁必然大获全胜。如果如此,这些大臣们征战有功,声名大震,必然都来分您手中之权,您的地位还稳固吗?

田常一听,大惊失色,连忙问道:那当如何是好?

子贡微笑:相国应该伐吴!鲁国弱小,达不成相国削弱高、国、鲍、晏等家族的战略目的,只有强大的吴国,才是最好的目标。

田常心动,但是伐吴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啊。

子贡笑道:这很简单,我愿入吴,劝说吴国出兵帮助鲁国对抗齐国,这样,齐国不就有了开战的理由了吗?

田常喜出望外,赠予子贡厚礼,支持子贡出使吴国。

2、出使吴国

子贡到了吴国,先给吴王夫差和诸位重臣送了厚礼,然后入王宫拜见夫差。

子贡进殿,神色郑重,向夫差进言:大王,如今局势微妙。齐国悍然攻打鲁国,这绝非单纯的两国之争,实乃对吴国霸权的公然挑衅。

夫差闻言,默不作声。

子贡继续说道:莫非大王畏惧齐国?

夫差勃然大怒:寡人何惧哉?

子贡不慌不忙,接着说道:鲁国虽小,但向来遵循周礼,是礼仪之邦。齐国此番攻鲁,若吴国坐视不管,天下诸国皆以为大王畏惧齐国强盛,对吴国威望损害不可谓不大。

夫差皱眉:鲁国素来遵从周礼,齐国攻打鲁国,是为不义,但国家大事,岂能草率行事?

子贡见火候已到,抛出重点:吴国若出兵援鲁,一来能在诸侯面前彰显您的正义和仁德,声名必然远扬;二来讨伐齐国,遏制齐国扩张,可巩固吴国霸权,此乃名垂青史、成就霸业之良机。倘若吴国此时不出兵,待齐国战胜鲁国,国土扩张,资源丰富,实力大增,则吴国霸业难成。

夫差怦然心动,但一想到勾践,如芒刺在背,道:我先灭了越国,再讨伐齐国如何?

子贡道:大王此言差矣,越国羸弱比之鲁国过犹不及,您此时去讨伐越国,不是和齐国一样败坏自己的名声吗?我知大王为何顾虑,请允许我去面见越王,说服越王随您一起出兵伐吴。越王若出兵,自然兵力空虚,对吴国构不成威胁。

夫差听罢大喜,对子贡说:如若真如先生所言,则吴国霸业可成!

3、出使越国

子贡到越国,越王命人清扫道路,亲自站在在郊外迎接,然后又亲自驾车把子贡接到馆舍。(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记载:越王除道郊迎,身御至舍而问曰:此蛮夷之国,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 ?

越王恭敬地问子贡:越国是处于偏僻荒蛮之地的小国,大夫为何屈尊到此呢?

子贡答道:我前些日子去见了吴王,劝说吴王出兵援助鲁国。然吴王担心越国偷袭,欲出兵伐越。

勾践汗流浃背,慌忙解释道:越国弱小,怎敢自招祸端。

子贡笑道:我暂时劝住了吴王,此次前来,是想请大王派兵助吴王援助鲁国,这样一来,吴王就不担心越国从后方偷袭了。

勾践擦了擦汗,沉吟了一会,说:多谢大夫美言,兵甲之事,由上将军范蠡决断。还请大夫与范将军商量一个完全之策。

子贡允诺,携重礼拜见范蠡。

4、财神会面

子贡初见范蠡,见他身形高大挺拔,面庞棱角分明,剑眉斜插入鬓,双眸深邃如海,心中暗暗吃惊。

范蠡鼻梁挺拔、面带笑意,向子贡拱手行礼:久闻先生大名,今日一见,倍感亲切。听闻夫子曾向老子问道,我师从文子,如此论来,我们应以同学相称。

子贡看范蠡笑容中,透着一种无以言表的沉稳与自信,黑发随意束起,身着素衣,但举手投足之间,难掩超凡脱俗的气质,连忙还礼。

范蠡问道:子贡此番前来,是带来了强越弱吴的妙方?

子贡又是一惊,看范蠡双目放光,仿佛乱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熠熠生辉,好像能看穿一切计谋。

能言善辩的子贡决定直言相告:我此番前来,实为救鲁国于危难之中,为夫子解忧。

范蠡点了点头,起身作揖:子贡妙计,令齐吴相争,既能保全鲁国,同时也为越国争取了发展的机会,我当为越王行礼拜谢!

子贡连忙还礼,道:我想请将军派兵助吴王援鲁。

范蠡轻抚长须,叹道:我王卧薪尝胆,等待多年,今日终于见得曙光。出兵之事,我早有安排,就等子贡前来。

子贡惊讶道:将军早有安排?

范蠡点头:子贡出使齐国,我便知道必然会到吴越之地,那时便有了安排。夫差好大喜功,一心争霸,此等机会,他又怎会错过?子贡回吴国复命之后,想必就要去晋国了吧?

子贡故意问道:为何要去晋国?

范蠡笑道:齐国内乱,必然兵败。夫差取胜,当与晋国争霸。子贡去晋国,让晋国做好战争准备,以逸待劳,便是有大恩于晋国啊。

子贡大笑:我一番规划,自以为严密,不想在将军面前,如小儿过家家。

范蠡微笑道:子贡不必过谦,我正想向您请教经商之道。

子贡诧异道:大功未成,将军已经在策划退路了?

范蠡道:大势已成,功业必成。功成之日,便是身退之时。

子贡叹服,两人彻夜畅谈,儒与道的智慧融合在黑夜之中。

5 五国风云

子贡离开越国,向夫差复命。

夫差非常高兴,设宴热情招待子贡。

数日后,文种来吴缴纳物资,向夫差表明越王将亲自率军跟随吴王伐齐,夫差大度的表示,只要军队前往就行,越王就不必亲自领兵了。

子贡离开越国,果然前往晋国,通知晋国做好防吴的准备。

公元前484年,吴王夫差征调十万精兵外加附属国越国三千甲士,于艾陵之战大破齐国,俘获齐中军将国书及大夫公孙夏、闾丘明、陈书、东郭书等,并获革车八百乘、甲首三千。这是春秋时期规模较大、较彻底的围歼战,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。

此次大胜,吴国声威大震,国力强盛,具备了争霸的资本。

公元前482年,鲁哀公与晋定公采纳子贡的计策,邀请吴王夫差黄池(今河南封丘县西南)会盟。吴军精锐尽出,声势壮大,夫差所到之处,三军将士必齐声鼓噪,鲁、晋二公均表示畏服。

但真到了决战的时候,因晋国早有准备,大败吴军。

越勾践听闻吴军战败,立刻兴兵伐吴,勾践率军攻入姑苏,焚毁姑苏台,之后吴越议和。

公元前478年三月,笠泽之战越军大败吴军,围困姑苏城。

公元前47311月,范蠡率兵攻破吴国都城,吴王夫差自杀,吴国灭亡。

之后,范蠡辞官而去,转而经商,成为一代商圣。

而子贡,则先后在鲁、卫两国担任相国,两人的经历刚好颠倒过来。

后来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记录了这段故事:故子贡一出,存鲁,乱齐,破吴,强晋而霸越。子贡一使,使势相破,十年之中,五国各有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