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10-53676556 欢迎访问太湖中国商圣文化论坛官方网站!
论坛要闻

道商范蠡:陶朱公长久不衰的秘密就在一个字。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 12:19:48

司马迁在《货殖列传》中说: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。

为什么后世说到富豪的时候,都要提到他?

陶朱公这个名号,是一种精神信仰。

陶朱事业”“陶朱精神”“陶朱作风”“陶朱遗风”“陶朱遗韵等一系列渗透着商业文化底蕴的美好名词都指向一个字——“

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云: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
明确指明了大道为公,范蠡做到了。

大道为公,就是道商精神的精髓,就是陶朱公的字的含义,就是后世人景仰膜拜的至高商业准则。

1、知常容

常,就是规律。

能充分认识自然规律、社会规律和人性规律,就能做到包容万物。

范蠡对勾践阐述的持盈、定倾、节事理念中就充分展示了范蠡对天、人、地的透彻理解。

在勾践战败之后,他知道盈不可久,断定越必兴、吴必亡

劝勾践一再示弱,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强刚,接纳和包容眼前的屈辱和困境,赢得了发展的机会。

灭吴之后,在面对勾践日益增长的野心和不同的政治主张时,没像伍子胥一样死谏。

他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见解,道不同不相为谋,毅然选择了离开。

晚年的时候,大儿子营救二儿子失败,他也是坦然一笑,并没有表现出老年丧子的悲痛,自然地接纳和包容了结果。

 孟郊有诗云:君子量不极,胸吞百川流。

一个真正有志向、有追求的人,应该具备宽广的胸怀,能够包容世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,能够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,从而汇聚各方智慧,也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。

要具备宽阔的胸襟,就要对剥开现象看本质,依据规律做人做事。

2、容乃公

无所不包、无所不容,才能生出公正之心。

公正,在《易经》中又叫中正

中,指的是适度、恰当、平衡;正,指的是和谐、稳定、协调。

在越国的时候,范蠡制定了平粜各物,关市不乏,治国之道也的经济政策。

过调节物价,使市场供需平衡、各阶层的协同发展。

在从商的时候,范蠡看到农民在丰收时粮食价格低廉,而灾年时粮食价格飞涨,百姓生活困苦。

于是他在丰收时大量收购粮食,储存起来,在灾年时以合理的价格出售,既帮助了农民,又稳定了市场,使得社会和谐稳定。

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李严传》说:水至平而邪者取法,镜至明而丑者无怒。

作为被诸葛亮严惩的李严,对诸葛亮非但不怨不恨,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,痛心大哭,不久之后也去世了。

李严深知诸葛亮大公无私,唯才是举!

范蠡以包容之心行经济之策,平衡市场,促进社会协同发展;

诸葛亮以公正之态执法,虽严惩李严却令人心悦诚服。

唯有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万物,才能在复杂的世事中把握适度与平衡,做到和谐稳定、协调有序,进而生出公正之心,塑造伟大的品格、成就辉煌的事业。

3、公乃全

做人做事保持公正之心,才能以整体视角去看待问题,才能把事情做得周全、完备。

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,辞去高官厚禄,将家产全部充公后离开了越国。

他在越国数十年励精图治、劳苦功高,可是不求私利,把家产悉数捐给国家,这是公心使然。

范蠡在齐国改名鸱夷子皮后,通过辛勤劳作积累了数十万家产。

齐王听说他的才干后请他做宰相,三年后,他归还相印,将数十万的家财尽数分给朋友乡邻,这亦是公心使然。

范蠡迁居到陶地后,再次成为当地首富。

当周围的民众遇到灾害时,他多次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布施。

有一年天下大旱,他除了保留自己的生活必需,把全部财产都用来救济国人。

取之于民,还之于民,这还是公心使然。

致富之后,传授致富之法、著书立说,这依旧是公心使然。

《荀子・不苟》有言:公生明,偏生暗。

范蠡如万世明灯,其公正无私一直闪耀着耀眼的光芒,为后人指明方向。

《礼记・礼运》说: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

天下为公,是中山先生毕生奋斗的目标。

天下为公,也是新中国理想的根本。

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民族谋复兴,为人类谋进步、为世界谋大同!

希望,希望,我们永远不要忘了这个根本!

陶朱事业陶朱精神,无公哪来的事业与精神?

多数人往往追求富比陶朱的财富,却忘了,才是真正可以生生不息的财富!